在生态城和风路与和畅路交口,有一座菱形建筑颇为惹眼,这里就是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也是全市首个零碳建筑示范项目。经测算,该项目能源自给率可以达到112%,与普通节能建筑相比,再节能45%以上,且室内温湿度舒适、空气质量良好,通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吨,相当于种树3000棵,是生态城扎实推进“双碳”的生动实践。
实现建筑零能耗和零排放
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建筑面积3467平方米,主要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不动产登记服务,年均办理业务2万余件、服务5万人次。项目集成使用了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通风采光等节能减排技术和方案,实现建筑零能耗和零排放。
绿色产能是中心能够实现零能耗的一项重要功能。记者看到,无论是建筑屋顶,还是车棚上,都铺满了光伏板。而在中心建筑周边还布设了光伏座椅、光伏垃圾桶、光伏路面、光伏玻璃等,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发电,年发电量可达23.4万千瓦时。
“光”“电”储能方式灵活切换
与此同时,中心还利用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用能需求。在满足舒适度的前提下,建筑可根据天气情况选择自然通风或启动空调,有效调节室内温湿度和空气质量,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实现“按需用能”。比如在春秋季节,根据屋顶气象站数据,自动开启地道风和高侧窗,形成“烟囱效应”实现自然通风。在冬夏季节,根据室内外温差,自动开启地源热泵、空调和新风机组,实现冬暖夏凉。此外,在产能用能的同时,中心地下机房还安装了150千瓦时的锂电池用于储电,可实现“光伏储能”和“电网储能”两种储能方式的灵活切换。
生态城通过打造该项目,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为零碳建筑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形成了示范。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接下来,生态城也将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生态城方案”。记者 王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