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已建成的天津市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和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公司旁边,天津药研院三期项目的实验楼一、实验楼二和国际药物研发中心已经竣工,即将完成联合验收
■ 此次建成的三期项目是天津药研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
■ 天津药研院化药、中药、制剂、分析、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六大专业将进入新的实验楼,高水平的科研开发、中试孵化、生产销售、新药评价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发转化平台将支撑推动药研院的高速发展
记者近日从高新区获悉,再过十几天,有着60年历史的天津药物研究院将从天津市鞍山西道搬迁到滨海高新区,这个曾经研发出速效救心滴丸、寿比山、阿加曲班、氨溴索等创新品牌药品的研究院将在滨海高新区开启全新征程。
药研院将整体搬迁到高新区
记者在位于滨海高新区的天津药研院新址看到,在已建成的天津市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和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公司旁边,天津药研院三期项目的实验楼一、实验楼二和国际药物研发中心已经竣工,即将完成联合验收。
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凤英表示,“过去,我们的研发团队在鞍山西道,场地占地20多亩,已经不能满足研发需求。药研院新址占地220亩,此次建成的三期项目是天津药研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我们的研发团队马上就要入驻这里,新的试验室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都有了全方位的提升,为药研院的发展和带动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都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硬件基础。”
据了解,天津药研院化药、中药、制剂、分析、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六大专业将进入新的实验楼,高水平的科研开发、中试孵化、生产销售、新药评价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发转化平台将支撑推动药研院的高速发展,也必将带动提升京津冀乃至全国的医药产业研发水平、产业化水平。
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从“卖青苗”到产业化,闫凤英这样概括企业在研发上的转变。她说:“以前我们研发的产品要上临床了,因为资金压力,大部分就转让给其他企业了,而医药行业产品价值最大化是在产业化阶段,目前国内20余家医药公司上市的拳头产品都是我们转让的。企业混改以后,作为招商局集团打造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布局,有了充足的资金做保障,我们的研发将走向产业化。”在现有药业公司的基础上,未来药研院还将建设新的生产车间,满足后续产业化的需求,不仅具有卓越的医药开发能力,也要成为高品质的药品提供商。
“以前我们是委托销售,没有健全的营销团队。混改之后,我们引进了大批的销售人才,组建了专业的营销团队。今年上半年,我们的药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闫凤英说。据悉,天津药研院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建成使用,使得天津药研院如虎添翼,乘着混改的东风,以机制改革激发新活力。
灵活的机制、市场化的薪酬、多通道的晋升体系,成为药研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转变。闫凤英告诉记者:“我们实行市场化的薪酬机制,积极推进科技骨干持股,人才的积极性和干劲儿激发出来了。”她表示,打造百年药研院、世界药研院,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中国一流的研发型制药企业,天津药研院正向着新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