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   English   滨海时报
  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新区召开平安滨海建设中期推动会~~~
~~~——2019年“中国新青年”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夏令营新区参观访问侧记
区领导检查调研特奥会筹备情况~~~
~~~
~~~——记者跟随新区多部门走进联合打击无证行医专项行动现场
~~~70余人将从事中外讲解等工作
~~~
~~~
~~~
2019年08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200家
  ■ 时报记者 牛婧文 报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型企业数量、质量双增长

  目前新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06家,占全市44%,占全区市场主体总数0.98%;拥有天津市科技型企业达33040家,占全市32%,占全区企业总数的24%;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12家,占全市35%。

  多举措推动创新企业快速发展

  ◎ 继续推广“知识产权贷”、“科技立项贷”等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搭建科技金融对接平台,千方百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 将出台一系列支持举措,加速聚集全球细胞产业高端创新资源,力争打造京津冀特色“细胞谷”

  ◎ 制定新型企业领军计划实施方案,加快“雏鹰”、“瞪羚”和科技领军企业的培育,并在智能科技和生物医药领域精准发力

  预计到2022年,新区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将基本形成,力争“雏鹰”企业达到2000家,“瞪羚”企业达到200家,科技领军企业和领军培育企业达到100家

  上周,新区科技型企业天津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成为我市首家科创板过会企业。今年以来,滨海新区涌现了一批有条件有意愿进行股改的科技型企业,这不仅反映出新区科技型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强烈意愿,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新区科技型企业的活力愈发增强。

  根据新区科技局的最新数据,今年以来新区通过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型企业数量、质量双增长。截至目前,新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06家,占全市44%,占全区市场主体总数0.98%,高于北京的0.94%,是全市水平的2倍多;拥有天津市科技型企业达33040家,占全市32%,占全区企业总数的24%;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12家,占全市35%。

  新型研发机构成绩亮眼

  “近年来,滨海新区科技系统一直致力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创新体系培育。”新区科技局副局长白玉告诉记者,今年,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和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都在新区走过了第十个年头。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已经完成百亿亿次超算原型机的研制,正在推动百亿亿次超算的部署;而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也接连孵化出康希诺、赛诺医疗等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企业。

  “此外,滨海新区与北大、清华、浙大、中科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建立的一系列新型研发机构,先后孵化出泽达易盛、虹星科技、云圣智能等百余家高科技企业。上半年,依托中科院天津工生所建设的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也已经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目前正在等待国家正式批复。”白玉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科技服务合同收入达4100万元,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盈利的超算中心。北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启动二期建设,计划引进小型铯原子钟、毫米波雷达芯片等一批产业化项目。清华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也已储备项目102个,其中29个项目已转化落地并注册成立公司。浙大滨海产业研究院孵化注册企业23家。

  重点企业亮点频出

  今年上半年,新区重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成为自主可控领域的“中国方案”,上半年飞腾软硬件产品签订销售合同就超过了10亿元。而云账户(天津忆云)为共享经济企业提供自由职业者人力资源服务,上半年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预计全年将实现收入300亿元,营业收入稳居行业第一。此外,在生物医药领域,康希诺成功登陆港股;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成为我区本土培育的第一家科创板过会企业,也是全市首家获批企业。

  以刚刚登陆科创板的赛诺医疗为例,该公司已在不同领域具备8项关键技术、13种产品管线;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06项发明专利授权和独占许可,41项发明专利申请中;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7项,包括“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目前,赛诺医疗正在开发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介入二尖瓣膜置换技术,并已获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

  不断创新企业培育招法

  谈及新区科技型企业的股改上市热,白玉表示,目前新区共有24家科技型企业上市。今年以来,新区科技局和金融局结合“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举办了多次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训活动,并对泽达易盛、飞腾等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进行了专门的走访,帮助企业协调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新区科技局还将继续推广“知识产权贷”“科技立项贷”等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搭建科技金融对接平台,千方百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更多的科技企业能够掌握和运用好科技金融手段,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和成长壮大,实现更高效的动能转换。

  下半年,新区将在支持细胞产业发展方面做好“自选动作”,出台一系列支持举措,加速聚集全球细胞产业高端创新资源,力争打造京津冀特色“细胞谷”。同时,继续落实好天津市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完善科技型企业发展配套政策、完善企业创新生态环境等“标准动作”。

  白玉表示,为了推动创新企业在新区的快速发展,新区科技局着手制定了《滨海新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实施方案》,加快“雏鹰”“瞪羚”和科技领军企业的培育,并在智能科技和生物医药领域精准发力,制定了《滨海新区细胞产业技术创新行动方案》,旨在按照新区细胞治疗产业的特点,将优质医疗资源、生物医药企业和检测质控机构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细胞治疗产业在新区的落地。

  根据相关计划,预计到2022年,新区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将基本形成,力争“雏鹰”企业达到2000家,“瞪羚”企业达到200家,科技领军企业和领军培育企业达到100家。

  津滨网、滨海时报版权声明
  津滨网及滨海时报数字报所刊登的原创内容,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来源: 津滨网-滨海时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2-25204288、022-2520499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经济
   第05版:城事
   第06版:街镇
   第07版:法治滨海
   第08版:滨海楼市
   第09版:深读
   第10版:视觉
   第11版:理论·研究
   第12版:副刊
扎实推进平安滨海创建
香港与内地学子结伴感受新区发展
努力承办一场高水平盛会
滨海新区召开区情通报会
取缔“黑诊所”目击记
海博馆首批志愿者上岗
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200家
加强服务帮扶 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这些路口信号灯 何时好起来
滨海时报要闻02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200家 2019-08-09 2 2019年08月09日 星期五